第98章 画饼-《在年代文里当极品》
第(3/3)页
苏锦绣看后感触也是很深,她只是单纯的想蹭一蹭少林寺的东风,至于会在里面加防骗指南,不过是苏锦绣画防灾指南画西瓜了,下意识所为,本就是随手而为之,倒是没想到,反倒是这个小细节,先带来了反馈。
看来以后在出电影的同时还是得注意啊。
来信很多,都是周边地区的观众来信。
如今电影虽说全国公映,但是因为片源实在是不够,所以能看到的,都是一些大的省会城市,若要全国全部都看过,恐怕得放到下半年才行,这一点,不仅《少林小师叔》如此,就连火爆无比的《少林寺》也一样。
所以说,能这么快收到反馈,苏锦绣已经很开心了。
“小刘,通知下去,咱们准备开会。”
“是,厂长。”
小刘立刻小跑着出了办公室。
苏锦绣看着满地的信件,又出门招呼小朱他们,很快,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过来帮忙把信都搬到会议室去了。
趁着开会之前的准备时间,苏锦绣又把前一天晚上写出来的,关于周边制作厂的计划书拿出来,仔细盘算了一下,然后便信心满满的往会议室去了。
会议室里,几个老画师正坐在桌子边拆信看。
气氛很是沉默,老画师们一个个的缩着脖子,眼圈微微泛红,手里攥着信纸,旁边小朱他们几个学徒工,这会儿则是帮忙拆信,有的信里面除了信纸,还有红绳编织的小礼物,圆仁的师父曾经给圆仁一枚核雕的手串,寄过来的红绳上面,正串着一颗未经打磨的桃核。
“这些人真是的,还送什么礼物啊。”老画师一边嘟囔着,一边用手摩挲着桃核。
“咱可不能收啊,得退回去,刚刚从哪个信封拆出来的?能找着么?”
美术顾问刘金涛站起来,眉头微蹙,语气听着有些不耐烦,可仔细看去,却能看的出来,他眼圈微红,显然不是不激动的。
“这几个信封里出来的,不过这信封上面没写地址啊。”
蹲在地上的小朱举着信封站起来:“大碴子村,还有村叫这名呢?”
刘金涛接过信封,看了一眼,下面的寄信地址只有大碴子村四个字,倒是邮编写了。
不过,为了几条红绳去查邮编,似乎又有些太大动干戈了,可要是不查……刘金涛攥着红绳,左右为难。
“弄个框子裱起来,挂墙上去。”
苏锦绣拎着笔记本从门外走进来:“咱们搞文化传播的,观众送点小礼物是心意,也是对这部电影的热爱,咱们好好保存了,未来说不定观众有机会来到咱们京美,看见了肯定特别高兴。”
这话一出,那些老画师们的脸色显而易见的好了起来。
他们小心翼翼的将这些红绳手串放到旁边的纸盒子里,然后才坐回自己的位置上。
“上个礼拜的数据出来了。”
苏锦绣放下笔记本,拉开椅子坐了下来:“这些信大家伙儿也看见了,证明了这次的电影,咱们搞了个开门红啊。”
这个开门红,不仅是电影的开门红,也是整个京美的开门红。
“有了这部电影,咱们京美也算是稳住了。”
‘稳住了’。
这三个字多好听啊。
老画师们各个鼻子酸涩,脸仰着朝天,不让泪水滑下来,可泪水依旧不争气的涌出眼眶。
他们在京影那么多年,一直不受重视,后来更是到了无仪器可用的地步,逼得他们远走他乡,到海美去蹭仪器,谁能想到,他们这些人,居然还能有今天呢?
“这些信件大家也看见了,这都是大家的热情。”
苏锦绣转身抱起一个大箱子,然后将所有的信全部都倒在桌面上。
无数个信封从箱子中滑出,落在桌面上成了一个小堆。
“我思来想去,我们不能只做收信的人,也要给这些观众回应才是,关于这个回应,大家伙儿有什么好主意?”
所有人顿时懵了。
他们做电影这么多年,还是头一回听说要给回应的。
顿时,所有人面面相觑了起来。
最后还是小朱颤颤巍巍的举手:“在下部电影后面打上鸣谢?”
“太浪费。”苏锦绣否决。
“在下部电影里面提一下?”受到小朱点播,其他老同志也开口提议。
“不行,和剧情不连贯。”苏锦绣再次否决。
“那……在下部电影里放一张咱们和信件的合影?”这是爱拍照片的员工的提议。
“咱们又不是文工团的,幕后就要有个幕后的样子。”
苏锦绣蹙眉:“我说你们都在下一部电影上较什么劲儿啊,事情就要积极去做,等到下部电影出来,黄花菜都凉了,谁还记得这事儿啊。”
所有人再次萎靡。
这可怎么办呢?
“我倒是有个提议,你们大家伙儿听听看。”
苏锦绣将笔记本打开,用手压了压中缝。
“厂长您说吧。”
“行,那我就简单的提个建议啊,咱们京美,虽说是个文化类的制片厂,但不代表咱们就和别的厂子脱离关系,咱们和京城其他厂子都是兄弟单位嘛,大家也知道,从去年起,南边儿画了几个特区,不少产业重心都往南边儿迁了,这也导致咱们京城的厂子不太好过,作为兄弟单位的咱们,是不是该伸出援助之手啊?”
苏锦绣打着官腔,声音刻意压低,莫名有些威严。
下面的人虽然懵逼,可也不敢在这时候提出疑义。
“我的意思是,咱们电影这么红火,可以在内容上面下点儿功夫嘛,比如说,这电影里的衣服,咱们可以和制衣厂合作,搞个京美的标牌,请制衣厂制作,然后再送到百货商场里去卖,这样一来,观众们能买到电影里一模一样的衣服,制衣厂也能有个收入,咱们嘛,也能赚一点差价。”
这话一出,下面人眼睛都瞪大了。
电影里的衣服?
还能做出来卖?
苏锦绣不等其他人说话,就压了压手:“还有那个手串,你们也看见了,咱们也可以做出来卖,打磨一下包个浆,再弄红绳串起来,还有里面圆仁的那只小狗,咱们可以和玩具厂联合一下,做些一模一样的,想必孩子们很喜欢,还有里面少林寺师兄们,也可以出一些画片,孩子们不都喜欢拍画片嘛,还可以把圆仁的大脑袋印到热水瓶上,脸盆上,甚至书包上,本子上,铅笔盒上……”
“这……这能行么?”
刘金涛已经吓得嘴巴都合不上了。
这也太骚操作了吧。
还,还搞画片?
“咋不行,现在观众们正处于想要支持却不知该如何支持的时候,尤其是孩子们,书包、衣服、文具、玩具,可都是很重要的资源呢。”
苏锦绣手指头点点桌子,对着财务点了点头。
财务顿时轻咳一声:“厂长这个想法,我看还是很好的,大家伙儿也知道,咱们京美是个新兴的制片厂,目前能拿得出手的,除却以前的两个系列,就只有这部电影了,其他的那些电影,也才刚刚到了立项的地步,虽说票房比较高,但咱们也不能坐吃山空啊。”
苏锦绣赞同的点点头。
财务立刻受到鼓励似的,继续说道:“大领导说过,要改革开放,咱们制片厂也不能老是那一套了,也得改革了,坐吃山空是要不得的,咱们京美出一部电影艰难,得咱们留后路才是,再加上咱们还要培养人才,资金方面上头又给的少,咱们得想办法赚钱啊。”
她语重心长的叹了口气:“所以我提议,咱们不仅要出小师叔的……厂长,这叫啥来着。”
“周边。”
“对,咱不仅要出小师叔的周边,还要出其它电影的周边,譬如洛桑的藏獒,林小可的书包和水杯,还有服装,咱们都可以出嘛。”
苏锦绣满意的点点头,让财务坐下。
然后才继续说道:“还有个好消息要和大家分享一下。”
“咱们小师叔的海外版权已经找到代理商了。”
苏锦绣嘴角噙着得意的笑:“也就是说,等港城那边给电影重新配好音,咱们的电影就要登录其他国家赚外汇啦!若是能在那些国家也有个好成绩的话,咱们这些周边,不仅能卖到国内,还能卖到国外去呢!”
这话一出,办公室里的那些人呼吸都加快了许多。
那可是外汇啊!
他们一个拍电影的,也能有这么一天么?
苏锦绣满意的看着他们眼睛通红,神情激动的样子:“所以……”
“咱们做!”
刘金涛一甩膀子:“赚特娘的外汇!”
他已经被外汇迷住了双眼,丝毫不顾赔本的可能。
当然,苏锦绣觉得不可能赔本就是了。
毕竟电影里明仔和亮仔穿的衣服,都是后世非常流行的版型,一旦做出来,那些孩子肯定得喜欢,还有那些书包文具啥的,哪怕到了几十年后,孩子们也依旧被迷住了双眼。
她可没忘记,满大街被一群羊,两只熊统治的盛况。
苏锦绣画的大饼已经迷住了这群人的眼睛。
所以她再接再厉,趁机继续说道:“这件事咱们就算过了,再来说说今年咱们要做的工作。”
苏锦绣继续翻笔记本。
“前些日子,我和港城‘禾青’的老板见了一面,聊得非常开心,他也是个真正的爱动画电影的人,虽然他是港城的,但是他有一颗华国心,他说,只要咱们的动画电影质量都像小师叔这么高,会全权代理咱们电影的海外版权。”
苏锦绣的话让下面的人又睁大了眼睛。
“这代表了什么?大家伙儿知道么?”
“这代表了,咱们的动画电影只要做的好,日后出口就是常态了,所以,大家伙儿有信心么?”
有信心么?
这还用说么?
当然是——
“有!”
第(3/3)页